【前言】
求职简历是应聘者向未来的雇主简明扼要介绍自己的教育培训、经历、特长、爱好以及技能、态度、素养等有关情况的书面材料,求职简历是决胜面试 offer 的“敲门砖”,在HR眼中更是伯乐相马的“试金石”。在网络上有几个关于求职简历的数据。
在美国,平均一个职位会有 200 人应聘,其中 100 余份求职简历是合格的。在北京,平均一个职位会有 1000 人应聘,其中 200 份求职简历是基本合格的,占比约 20%……又据某网站统计,较大规模的企业一周接收的求职简历在 500-1000 份左右,其中80%的求职简历在HR浏览时长不足30秒就被PASS掉了……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简历进入 HR 的“法眼”,自然也是有迹可循。
一、版面
(一) 体现专业。
整个简历一眼看上去很专业、“很养眼”,这部分考察我们运用 office 是否娴熟?是否具备基本的电脑应用技巧。
例如在字体方面:如果招聘方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 一般偏好“方正小标宋简体、黑体_GB2312、楷体_GB2312、仿宋_GB2312、阿拉伯数字 Times New Roman”(系统不自带,需要单独下载字体安装)。如果招聘方为民营企业,一般就选用系统自带的常见常用字体就可以了。
(二) 设计合理。
表格设计注意宽窄行距规范性,整幅字体既不拥挤也不松散。例如常见失误有:表格填不下身份证号码、电话或家庭住址等内容。
(三) 图片标准。
个人证件照一般为一寸蓝底标准近照。切忌使用过分化妆、过分 P 图、半身照、生活照或像素过低的照片。
二、内容
(一) 目标法则。
根据应聘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是否适当美化。例如应聘“创意设计”岗位,就可以适当美化,凸显个人专业功底,但切记“浓妆艳抹”过分修饰,画蛇添脚适得其反。
(二) 优势法则。
这个主要是要第一时间体现个人匹配拟聘岗位的优势。例如,应聘“HR 岗位”的重点就应该在特长表述中体现个人对人力资源专业功底的观点,应聘“销售岗位”的重点在于市场把控力、洞察力、公共关系等方面的见解,应聘“基础岗位”有必要突出服从性、大局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特质特长。
(三) 文字法则。
简历上的文字功底,能够直观给用人单位对您综合能力的印象评分,所以一定要避免常识性错误、文字逻辑不清或混乱、混淆等细节。其次,如果个人电脑技能好,可以统一采用电脑排版制作,如果个人书法较长,就可以手书简历内容,方便展示个人综合素养。
(四) 关系法则。
应聘岗位的最终目的是让用人单位给您工作与学习机会,任何岗位在工作期间,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帮衬。所以,根据拟聘岗位真实填写个人有助于开展拟聘岗位工作的有关社会关系的优势,也是一份优秀简历的加分项。
(五) 个性法则。
就是需要在简历上,把个人具备与拟聘岗位相适应的、非专业性的特长也要呈现出来。例如一般企业都会有企业文化活动,正好自己擅长舞蹈、书法、唱歌等特长, 一并交代让用人单位能够第一时间给你应聘印象打分画像。同时可以运用特长小技巧,例如擅长硬笔书法,就可以打印简历模板,具体内容采用签字笔现场填制,既能展现电脑应用功底,又能突出书法特长。
(六) 文化法则。
每个企事业单位都秉承独有的企业文化,事前研读企业文化不难发现其管理理念与偏好,结合应聘职位予以“投其所好”进行个人呼应,也是个人简历的得分项。
三、其他
(一) 语言互动。制作好一份心仪的个人简历,更加要注意求职简历的交互环节,避免“踩雷”,前功尽弃。一般来讲,现场招聘的环境较为喧嚣,注意开场用语礼貌,言辞规范,语速适中,音量适度,表达清晰等几个要点。
(二) 行为互动。在递交求职简历过程中,注意礼节礼貌,正所谓“礼多人不怪”。例如:双目注视、双手递送,举止端庄、表情不亢不卑……
一句话概括:人要“衣装”,求职简历也要“包装”。我们要重视求职简历的设计、制作,把求职简历当成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首秀”。否则,纵然个人有“十八般武艺”也容易丧失职场竞争机会。